到了打疫苗的时间,孩子发烧
了,身体不舒服,这种情况可
以接种吗?
体温大于37.5的发热儿童是不
宜接种疫苗的,可以推迟几天
再去打!
疫苗是宝宝的第一道防线,对孩子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很多新手奶爸并不知道疫苗有什么用,怎么去打疫苗,以及需要接种哪些疫苗等,需要携带什么资料等。今天上海彩虹奶爸给大家整理了一份接种疫苗的那些事儿,分享给各位奶爸!
No.1
预防接种是什么
预防接种就是把疫苗注射在健康人体内,使人产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的作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打预防针”。
No.2
为什么要给儿童打疫苗
婴儿出生时,体内尚有少量母体传给的抗体,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其抗体逐渐减弱或消失,婴儿感染传染病的机会和可能性越来越大。有些疾病一旦感染就不可能完全治愈,甚至导致终生残疾、死亡,但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适时地给儿童接种疫苗,就像给孩子穿了一层厚厚的铠甲,对相应病原微生物有了抵抗力,有效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No.3
疫苗的分类
目前我国针对儿童的预防接种疫苗主要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两种。
一类疫苗是免疫规划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二类疫苗是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公民自愿并且自费受种的其他疫苗。
之所以会这样分类主要是我国目前财政支出还不足以支撑所有疫苗都免费接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成为免疫规划疫苗。从预防疾病的角度来看,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同样重要,会威胁人体健康,感染风险大。因此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身体素质,选择接种其他非免疫规划性,预防疾病。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
No.4
儿童接种注意事项
在宝宝出生后,各位奶爸就应该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去预防接种单位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前奶爸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些资料等,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带上孩子的接种证,不要折叠、损坏,以便接种门诊打印或登记接种信息。
②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有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是否能接种疫苗。
③如果孩子在前一次疫苗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要告诉医生。
④了解本次需要接种的疫苗及针对的疾病,认真阅读《儿童预防接种手册》。
⑤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松的衣服。
⑥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让其吃好、休息好,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疫苗,容易发生晕针。
No.5
不宜接种疫苗的情况
疫苗并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接种的,宝宝如果遇到生病不舒服等情况,是不能接种的,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宝宝的各项情况,让医生决定是否可以接种,千万不要隐瞒,有以下情况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需要医生研判;
①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
②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
③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
④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
⑤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
⑥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
⑦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小儿减毒滴剂。
⑧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儿童。
No.6
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很多宝宝在接种完疫苗后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发烧、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不良反应,轻微的情况下,一般无需处理,一两天即可恢复,严重的需要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如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在24小时内冷敷,超过48小时热敷,每天5~6次。极少数人在接种后可出现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晕厥等,病情相对较重,需及时与接种门诊联系,并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
之所以会有各种不良反应,是因为疫苗就是细菌或病毒的小苗苗(当然是减毒了的或灭活了的),是人工感染,打进体内或多或少都有反应,反应的轻重与疫苗本身的生物特性和个人体质有关。
No.7
疫苗是百分百免疫的吗?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打了这个疫苗还会生病,是疫苗没有用吗?首先可以非常肯定的说,疫苗是有效的,不接种的话免疫率为0,但是接种后的免疫率也并不是百分百的,主要是受个体的身体特质原因影响,因人而异。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疫苗还处于潜伏期,没有起作用。一般情况下,接种疫苗后即使生病了,临床症状与未接种的相比,也更轻微。